目前困扰全球的塑料污染问题主要包括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污染。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使得塑料污染越来越严重。
微塑料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,是塑料的环境归趋,也是塑料防治治理的目标污染物。早在2004年,英国普利茅斯大学Thompson等在《科学》 杂志上就首次提出了“微塑料”的概念,人们逐渐开始关注海洋中的微塑料问题。普通的塑料制品往往难以降解到分子水平,但是在自然环境中可能崩裂,产生塑料碎片乃至塑料微粒。部分塑料制品,比如化妆品,将塑料微珠作为分散剂,这些塑料微珠也是水体微塑料的重要污染源。此外塑料制品中的添加剂,有些是具有有毒有害效应的化学物质,在自然环境中也会释放出来,最终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。这些流入河流、海洋并分解成更加微小的颗粒就引发了海洋微塑料污染,对海洋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。人类食用受微塑料污染的鱼类等后,也会在人体内积累,并产生有害效应。
近年来,全球对制定治理塑料污染的多边协议的呼声越来越高。新塑料污染协议应在现有的国际多边环境协议的全球框架基础上,建立新机制,即允许已有的国际多边环境协议在其能力范围内做出贡献,同时通过新协议的制定填补现有公约的不足,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切实消除塑料污染,尤其是海洋中的塑料污染。2022年2月28日至3月2日召开的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第二阶段会议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,通过了关于《结束塑料污染:争取制定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》 的决议。